专业名及代码 (点击专业名查看考试科目) |
层次 | 真题资料 | 自考题库 | 视频课程 |
---|---|---|---|---|
企业现场管理(停考) | 本科 | 点击查看 | 前往做题 | 前往听课 |
970202英语(新)停考过渡) | 专科 | 点击查看 | 前往做题 | 前往听课 |
960101新闻学 | 专科 | 点击查看 | 前往做题 | 前往听课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原汽车服务工程)(停考) | 专科 | 点击查看 | 前往做题 | 前往听课 |
专科 | 点击查看 | 前往做题 | 前往听课 |
广东金融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金融类高校。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创办于1950年,是一所具有“央行基因”的院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12年,招收第一批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招收第一批港澳台生;2014年,招收第一批留学生;2016年,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合作,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
学校缘金融而生、为金融而办、偕金融同行、与金融共荣,始终坚守应用型、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使命,秉承“明德、敏学、笃行、致远”的校训,弘扬“励学乐教、求实拓新”的精神,坚持“金融为根、育人为本、应用为先、创新为范”的办学理念,走出一条依托金融发展、扎根金融办学、服务金融需求的办学之路,逐渐铸就了鲜明的金融教育文化、金融创新文化、金融服务文化、金融制度文化,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金融学科建设、金融人才培养、金融应用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建校69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0多万名各类人才,被誉为“华南金融人才摇篮”和“南粤金融黄埔军校”。
学校现有广州校本部和肇庆校区,新建清远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300亩。广州校本部位于广州天河龙洞,肇庆校区位于肇庆七星湖畔,清远校区位于清远市清城区。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1万多人,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170多人,外国留学生100多人,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生近2.4万人。教职工1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多人。还在学界、业界和政界聘请了一批兼职(名誉)教授。
学校设有18个学院(校区、部),现有本科专业46个,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经管法为主体、以金融学为内核的应用型学科体系。金融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经济法学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3个学科入选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开办了全国首批、广东首个互联网金融专业和广东首个精算学专业,拥有同类高校中最为齐全的金融类专业体系。金融学为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保险学为广东省特色专业,金融数学被权威排行榜评为全国前十、全省唯一的“4星级专业”。学校作为唯一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制定全国本科金融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学校建成以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浦发银行广州分行为代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0多个,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金融学科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是少数拥有2个国家级示范中心的高校。学校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规范研究单位之一。同时拥有一大批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应用型人才示范基地、省级协同育人平台和省级教学科研团队。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校际、校政和校企协同合作。学校与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女王大学,加拿大圣玛丽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莫纳什大学等40多所国(境)外知名高校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成立“广东-诺丁汉高级金融研究院”,开展高端金融人才培养、高端金融研究、高端智库建设;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广东省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等机构合作,共同举办高端论坛,合作编制发布金融创新白皮书,组建金融智库联盟。与梅州、揭阳、汕尾、肇庆、汕头、广东金融高新区、佛山南海等地方政府在政策咨询、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与广晟集团、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广州日报集团等知名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实施全面合作。
学校着力提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近年先后建成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技金融实验室),广东省重点智库(华南创新金融研究院)、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政策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行为金融与区域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政策咨询决策基地(广东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青少年健康促进与体育发展决策咨询研究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形成了“中国金融论坛—广金·千灯湖金融峰会”、“中国科技金融高峰论坛”、“华南信用管理论坛”、“中国·南方金融法治论坛”等四大论坛体系;主持或参与完成省内多个地市“十二五”和“十三五”金融发展、信用体系发展规划编制,研究报告得到汪洋、胡春华、任学锋、陈云贤、陈建华等领导批示,相关政策建议被多地政府采纳;学报《金融经济学研究》是CSSCI、北大中文核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核心等三大权威索引来源期刊。
学校入选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入选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学校以党和国家对金融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为引领,向应用型深化、向高端化提升、向特色化发展、向国际化迈进,努力建成中国第一所“金融大学”,做广东金融强省建设的支撑者、区域金融事业发展的引领者和国家金融高等教育的示范者。
一、广东自考报名条件
凡在我市居住和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港澳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外籍人士,也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服刑人员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也可参加广东自学考试。自考专科和自考本科的报考条件一样。
二、广东自考报名须知
注意:首次参加广东省自学考试的新考生,须先办理“新生报名手续”见(一),然后才可进行“课程报考”见(二)。
老生已取得考籍号,可直接进行“课程报考”,见(二)。
(一)新生报名(新生报名分“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两个阶段)
1、预报名
新生通过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网址:https://www.eeagd.edu.cn/selfec/,下同),从【考生入口】通道进行预报名。
根据《关于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粤考委〔2018〕1号)规定,新生报名只能选择调整后的专业名称。
预报名时考生须录入个人信息并设置个人密码,预报名成功后将得到唯一的预报名号,预报名号仅当次有效。考生预报名成功后还须完成本人手机绑定方能进行正式报名。
2、正式报名
本次正式报名全部网上进行,考生须凭当次预报名号,在规定时间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ID:gdsksy)小程序进行正式报名,正式报名成功后将获得唯一准考证号,所有考生务必牢记。考生身份验证过程中采集的证件照是考生在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唯一存档照片,将用于包括毕业证照在内的所有自考业务办理,一旦上传不予变更。因面容特征变化等原因无法线上报名的,可通过当地自学考试办公室进行报名。
(二)课程报考(新、老生课程报考)
1、所有考生均须在报考前先注册“粤康码”,然后通过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https://www.eeagd.edu.cn/selfec/)从【考生报考】通道报考课程,并进行网上缴费。
2、考生报考时如未绑定联系手机,则须先完成本人手机绑定方可报考,需要修改已绑定手机的也可通过报考菜单栏的【手机绑定】功能进行解绑和重新绑定。
3、考生进入自学考试管理系统报考页面,须认真、完整阅读并同意报考须知的全部内容(含《广东省自学考试诚信报考承诺书》)后方能报考。
(三)注意事项
1、在开展建立自学考试诚信报考档案试点的地市(广州、深圳、清远,下同),考生违背《广东省自学考试诚信报考承诺书》,当期考试无正当理由缺考2门课程或以上,将被认定为无故缺考,并记入考生诚信报考档案;在省考办组织的下一期自学考试中,在建立诚信报考档案试点的地市只能报考不超过2门课程,非试点地市仍可自由报考。考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报考,诚信应考。
2、考生可根据各考区考位供给情况选择考区报考,每个考生每次考试只能报考一次,且只能选择一个考区参加考试,在保存或修改报考信息时须进行短信验证,以确认考生的报考操作,报考时确认的联系手机和通信地址将作为各级自考办当次考试联系考生的重要渠道,考生务必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因填写错误或填写他人手机号码导致的后果由考生承担。
3、考生在确认报考信息前,须认真核对选择的考区和报考课程是否正确。考区和报考课程一经考生确认,不得增加、删减、更改,确认报考后所交报考费一旦网上缴纳,不予退还。
4、考生缴费后必须再次登录自学考试管理系统,检查交费状态是否为“已缴费”,以此确认是否报考成功,如遇问题应及时与各市自考办联系。
5、考生应避免在最后时间报考课程和缴费,以免因停电、网络堵塞等原因导致错过报考和缴费。
报考广东自考院校及专业的考生,务必仔细阅读以上报名须知,如有疑问可咨询本网指导老师。
来源:广东自考生网时间:2020-09-07
来源:广东自考生网时间:2020-08-08
来源:广东自考生网时间:2020-06-01
广东金融学院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国对外贸易》复习资料(2)
来源:广东自考生网时间:2020-05-29
广东金融学院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国对外贸易》复习资料(1)
来源:广东自考生网时间:2020-05-29
@2025 广东自考生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