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及代码 (点击专业名查看考试科目) |
层次 | 真题资料 | 自考题库 | 视频课程 |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是中山大学依据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的精神,与广东东宝集团有限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申办,于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并当年招生的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现有广州校区和东莞校区,占地面积2185亩(含配套用地600亩),面向全国招生,已招收十五届学生,在校生2.2万余人。
学校秉承母体学校中山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和理念,15年办学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宗旨,培养具有优秀思想品格、良好人文修养、自主创新意识、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操作能力的“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质量立校、学术强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办学方略,争取建成位居全国同类学校前列的应用型、开放性、多科性的现代化高等学校,实现“中国需要清华,中国也需要新华”的“新华梦”。 2020年,学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规范、重内涵、提质量、创品牌、促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有特色的中大新华,为建设成为居于全国前列的独立学院而努力奋斗!
学校广州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风光旖旎的火炉山旁;东莞校区位于东莞市麻涌镇,有麻涌河及华阳湖生态湿地公园环绕;自然环境优美,山水相映生辉,是学习深造的理想胜地。学校教学设施齐备,与中山大学实现校园网互联、图书资料等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建有经管、文法、理工、医药和艺术五大实验实训平台,包含Fab-lab创客实验室、医学护理实验室等171间实验室,与两百多家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等共建校外实践基地,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实验、实践、实训的基地与平台。
学校学科布局合理,专业特色明显,切合社会发展需求。目前学校设有23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48个专业: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税收学、金融工程、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英语、商务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应用统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艺术设计学、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金融科技、眼视光学。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等是广东省独立学院中唯一开设的专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在2016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公共管理学科和医学技术学科在2017年分别获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药学、护理学在2019年分别获批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会计学在2019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坚持“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着力建构学术共同体,提高教师、学生的科研水平,以“真学术”助力“高质量”教学水平;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合作模式,成立了金融研究中心、广东文化研习中心、医学医药研究中心、财税与会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学校2019年位居全国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第11位、广东省第4位。高度重视产学研创发展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学校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三基三严三早”的教学传统和“早、正、严、实”的教学原则,以多学科和交叉学科为特点,采取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模式;推进学分制和主辅修制,探索“互联网+”教改和学分银行建设;在培养人文精神、强调文理医融通、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改革上积极探索,融传承和创新为一体,在独立学院中率先开设教改实验班——“逸仙新华班”,并因独具一格的“优生优培、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获得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教育合作,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已与美国的索尔兹伯里大学、拿撒勒大学、旧金山大学、旧金山东华医院、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加拿大的拉瓦尔大学,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英国的班戈大学、密德萨斯大学、朴次茅斯大学、卡迪夫城市大学、贝德福德大学,爱尔兰的科克大学、科克理工大学,法国服装设计学院,西班牙马拉加大学以及香港公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台湾的中山医学大学、美和科技大学等建立合作,并根据不同高校特色采用不同合作模式,不断加强对外教育合作,提高办学水平。
一、广东自考报名条件
凡在我市居住和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港澳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外籍人士,也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服刑人员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也可参加广东自学考试。自考专科和自考本科的报考条件一样。
二、广东自考报名须知
注意:首次参加广东省自学考试的新考生,须先办理“新生报名手续”见(一),然后才可进行“课程报考”见(二)。
老生已取得考籍号,可直接进行“课程报考”,见(二)。
(一)新生报名(新生报名分“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两个阶段)
1、预报名
新生通过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网址:https://www.eeagd.edu.cn/selfec/,下同),从【考生入口】通道进行预报名。
根据《关于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粤考委〔2018〕1号)规定,新生报名只能选择调整后的专业名称。
预报名时考生须录入个人信息并设置个人密码,预报名成功后将得到唯一的预报名号,预报名号仅当次有效。考生预报名成功后还须完成本人手机绑定方能进行正式报名。
2、正式报名
本次正式报名全部网上进行,考生须凭当次预报名号,在规定时间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ID:gdsksy)小程序进行正式报名,正式报名成功后将获得唯一准考证号,所有考生务必牢记。考生身份验证过程中采集的证件照是考生在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唯一存档照片,将用于包括毕业证照在内的所有自考业务办理,一旦上传不予变更。因面容特征变化等原因无法线上报名的,可通过当地自学考试办公室进行报名。
(二)课程报考(新、老生课程报考)
1、所有考生均须在报考前先注册“粤康码”,然后通过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https://www.eeagd.edu.cn/selfec/)从【考生报考】通道报考课程,并进行网上缴费。
2、考生报考时如未绑定联系手机,则须先完成本人手机绑定方可报考,需要修改已绑定手机的也可通过报考菜单栏的【手机绑定】功能进行解绑和重新绑定。
3、考生进入自学考试管理系统报考页面,须认真、完整阅读并同意报考须知的全部内容(含《广东省自学考试诚信报考承诺书》)后方能报考。
(三)注意事项
1、在开展建立自学考试诚信报考档案试点的地市(广州、深圳、清远,下同),考生违背《广东省自学考试诚信报考承诺书》,当期考试无正当理由缺考2门课程或以上,将被认定为无故缺考,并记入考生诚信报考档案;在省考办组织的下一期自学考试中,在建立诚信报考档案试点的地市只能报考不超过2门课程,非试点地市仍可自由报考。考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报考,诚信应考。
2、考生可根据各考区考位供给情况选择考区报考,每个考生每次考试只能报考一次,且只能选择一个考区参加考试,在保存或修改报考信息时须进行短信验证,以确认考生的报考操作,报考时确认的联系手机和通信地址将作为各级自考办当次考试联系考生的重要渠道,考生务必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因填写错误或填写他人手机号码导致的后果由考生承担。
3、考生在确认报考信息前,须认真核对选择的考区和报考课程是否正确。考区和报考课程一经考生确认,不得增加、删减、更改,确认报考后所交报考费一旦网上缴纳,不予退还。
4、考生缴费后必须再次登录自学考试管理系统,检查交费状态是否为“已缴费”,以此确认是否报考成功,如遇问题应及时与各市自考办联系。
5、考生应避免在最后时间报考课程和缴费,以免因停电、网络堵塞等原因导致错过报考和缴费。
报考广东自考院校及专业的考生,务必仔细阅读以上报名须知,如有疑问可咨询本网指导老师。
@2023 广东自考生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