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及代码 (点击专业名查看考试科目) |
层次 | 真题资料 | 自考题库 | 视频课程 |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普通高校,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东省佛山市。
学校起源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其后佛山师范学院更名为佛山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2月,在佛山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创建佛山大学,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也先后更名为佛山兽医专科学校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3月,佛山大学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2005年2月,佛山职工医学院和佛山教育学院并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良成绩。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列入首批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2016年成为广东省第六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7年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在软科2020“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全国排名第228位。
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习提升本领、以规范夯实基础、以创新塑造品牌、以改革突破难点、以党建促进高建、以高建带动全面”的工作思路,2019年9月学校党委被确立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培育单位”。学校以培养基础扎实、精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秉承“明德博学、自强有为”的校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仙溪、江湾、河滨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达2208.7亩,总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其中仙溪校区环绕在湖水覆盖面积达1700亩的仙溪湖周围。学校建立了博士后培养、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办学体系。面向全国14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323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317人(含37名硕士留学生),联招博士38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3498人,在校来华学历留学生42人。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大批优秀人才17万余人。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现有教职工1846人,其中专任教师1166人。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217人,副高职称4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58人,硕士学位教师675人。其中含双聘院士8人、海外特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8人,珠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9人,培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珠江学者6人,聘任岭南讲座教授112人。此外,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丁肇中、乔治·斯穆特和菲尔茨奖获得者埃菲·杰曼诺夫、沃恩·琼斯等为名誉教授,学校全职特聘外籍教授古睿智荣获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学校面向产业需求,教育教学成效显著。设有研究生学院和16个二级学院,每个二级学院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了“产业学院”。现有7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理、工、农、医、管理、法学、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等十大学科门类,在招理工科专业占比达66%。现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目前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7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3项,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重点课程7门,精品开放课程14门。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共获省级及以上奖励3000余项。毕业生近三年总体就业率均在99%以上,近年来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均高于1%,其中2017年位列全国本科高校97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基地”、科技部国家级“星创天地”及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科技部“校企合作好案例”、工信部首批“高校中小企业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数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社区(佛山站)及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学校、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广东省易班十佳发展中心等称号。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广东高校易班发展中心落户学校。
学校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实力大幅提升。拥有国家标准委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佛山)1个,广东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领域——膜生物学与环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等。科研总经费从2010年的7726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4.42亿元。近十年获得国家级项目近200项。2016-2019年学校申请专利6300余件,获得授权专利2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近300项。在2017年中国大学有效专利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223位。近三年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232家。在全省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平台数”统计排名中,学校自2012-2018年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二。2015-2019年连续五年荣获国家唯一面向产学研结合最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等。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办学,加强多元、多边学术交流和人才联合培养。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近45%教职员工在海外合作院校学习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为在校生规划近40个出国(境)交换/交流学习项目,近三年双向交流共计2300余人次。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1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德国埃森造型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联合培养项目(3+1)。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立足佛山、服务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坚持“高校+高端研究院所+龙头企业”的特色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成为理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一、广东自考报名条件
凡在我市居住和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港澳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外籍人士,也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服刑人员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也可参加广东自学考试。自考专科和自考本科的报考条件一样。
二、广东自考报名须知
注意:首次参加广东省自学考试的新考生,须先办理“新生报名手续”见(一),然后才可进行“课程报考”见(二)。
老生已取得考籍号,可直接进行“课程报考”,见(二)。
(一)新生报名(新生报名分“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两个阶段)
1、预报名
新生通过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网址:https://www.eeagd.edu.cn/selfec/,下同),从【考生入口】通道进行预报名。
根据《关于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粤考委〔2018〕1号)规定,新生报名只能选择调整后的专业名称。
预报名时考生须录入个人信息并设置个人密码,预报名成功后将得到唯一的预报名号,预报名号仅当次有效。考生预报名成功后还须完成本人手机绑定方能进行正式报名。
2、正式报名
本次正式报名全部网上进行,考生须凭当次预报名号,在规定时间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ID:gdsksy)小程序进行正式报名,正式报名成功后将获得唯一准考证号,所有考生务必牢记。考生身份验证过程中采集的证件照是考生在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唯一存档照片,将用于包括毕业证照在内的所有自考业务办理,一旦上传不予变更。因面容特征变化等原因无法线上报名的,可通过当地自学考试办公室进行报名。
(二)课程报考(新、老生课程报考)
1、所有考生均须在报考前先注册“粤康码”,然后通过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https://www.eeagd.edu.cn/selfec/)从【考生报考】通道报考课程,并进行网上缴费。
2、考生报考时如未绑定联系手机,则须先完成本人手机绑定方可报考,需要修改已绑定手机的也可通过报考菜单栏的【手机绑定】功能进行解绑和重新绑定。
3、考生进入自学考试管理系统报考页面,须认真、完整阅读并同意报考须知的全部内容(含《广东省自学考试诚信报考承诺书》)后方能报考。
(三)注意事项
1、在开展建立自学考试诚信报考档案试点的地市(广州、深圳、清远,下同),考生违背《广东省自学考试诚信报考承诺书》,当期考试无正当理由缺考2门课程或以上,将被认定为无故缺考,并记入考生诚信报考档案;在省考办组织的下一期自学考试中,在建立诚信报考档案试点的地市只能报考不超过2门课程,非试点地市仍可自由报考。考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报考,诚信应考。
2、考生可根据各考区考位供给情况选择考区报考,每个考生每次考试只能报考一次,且只能选择一个考区参加考试,在保存或修改报考信息时须进行短信验证,以确认考生的报考操作,报考时确认的联系手机和通信地址将作为各级自考办当次考试联系考生的重要渠道,考生务必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因填写错误或填写他人手机号码导致的后果由考生承担。
3、考生在确认报考信息前,须认真核对选择的考区和报考课程是否正确。考区和报考课程一经考生确认,不得增加、删减、更改,确认报考后所交报考费一旦网上缴纳,不予退还。
4、考生缴费后必须再次登录自学考试管理系统,检查交费状态是否为“已缴费”,以此确认是否报考成功,如遇问题应及时与各市自考办联系。
5、考生应避免在最后时间报考课程和缴费,以免因停电、网络堵塞等原因导致错过报考和缴费。
报考广东自考院校及专业的考生,务必仔细阅读以上报名须知,如有疑问可咨询本网指导老师。
来源:广东自考生网时间:2020-08-18
@2022 广东自考生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